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城市论坛

徐 飞:世界大变局之下的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点击数:1994 字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不平衡不充分也成为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最突出问题。

       在不平衡方面,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极均在东部沿海地区,即以深圳、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区,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以及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亦即现今的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杭州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渤海湾),而深处腹地广袤的内陆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发展一直是相对短板。不仅如此,在资源积聚、人才集聚、要素集聚"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别不是在缩小,而是进一步放大,加快发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在不充分方面,虽然粤港澳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主要城市有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巴尔的摩),与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主要城市有多伦多、底特律、芝加哥、克利夫兰、匹兹堡、蒙特利尔),与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主要城市有伦敦、伯明翰、谢菲尔德、曼彻斯特、利物浦),与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与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主要城市有东京、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相比尚有不小差距。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渤海湾、北部湾等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相比,在国际交通网络的高度发达、经济结构的充分开放、资源配置能力和产业集群效应的强大高效等诸多方面,亟需加快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面临格局重构。我们要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战略窗口期,加快推进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相比2019年,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描述,内容上并无太大变化,但“加快落实”显示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原因正在于此。

       城市群是未来区域发展核心动力

       从近年来发展脉络看,区域经济发展从原来的单个城市,正在变成“双子星”、城市群,呈现出“成群结对”的特点。出现“双子星”和城市群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历史发展的基础条件、区位条件,城市发展的综合要素,新时期国家区域政策、产业政策等。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出现城市群具有必然性。

       通常,经济大省的“双子星”是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或经济主导城市,如广东省的广州和深圳,山东省的济南和青岛,江苏省的南京和苏州,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浙江省的杭州和宁波,福建省的福州和厦门等。在中国多数省份,省会城市地理位置比较居中且“一枝独秀”,既是行政中心,还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自然是双子星中的“一星”。计划单列市作为副省级城市,过去经济基础就较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近年来又有更多更好的资源聚集,在公共资源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获得了很多资源,经济总量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区位经济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更为显著,从而在经济增长、投资项目、城市建设、吸引人才等方面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双子星中的“另一星”。

       “双子星”城市间事实上形成一定的竞争,竞争促使城市间在吸引人才、吸引产业、吸引资金等方面比拼,推动塑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由此相互都能得到更好发展。省会城市和经济主导的城市或者计划单列市错位发展,对本省和整个区域的发展贡献良多。实际上,拥有“双子星”城市的省份,经济相对也更具活力。此外,中国城镇化水平当会继续提升,未来将有大量居民从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继续向一二线城市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双子星”城市也给居民提供了更多生活和就业选择。

       “双子星”城市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不仅自身发展势头好,对人才和投资的吸引力足,而且各自带动周边中小城市,最终在省内形成活力旺盛的“城市群”,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近年来,政府多次出台政策,明确将大力推进城市群建设,优化发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目前,我国已形成19个城市群,未来中国可能有更多的不同层级的优势城市崛起,而不是涌向少数几个特大型或超大型城市。大中小型城市的有序竞相发展,将更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的区域一体化,将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发展将会从单一的增长极引领转向以城市群和经济带推动为主。未来竞争不再是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群与城市群、三角洲与三角洲、大湾区与大湾区、区域板块与区域板块之间的竞争,从单体竞争转向群体或集群竞争,从单元级竞争上升为系统级竞争。

       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描述,我国的空间格局基本已经确定,西部大开发,东北、中部崛起,东部推进“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以及长江经济带。如此空间格局设定的深意在于:重点区域实现率先突破,整体和全局上力求协调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从东部率先,西部开发,到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我国的区域发展已经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和优化。东部沿海地区在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也显著增强,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呈现出协调联动、彰显优势的喜人态势,基本形成西部大开发,东北、中部崛起,东部纵深推进“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这样的空间布局,以及“两横三纵”的城市群战略布局。其中,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5大城市群有望成为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第二梯队,从空间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支持。

       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是重点区域,突出优先发展和率先突破,旨在将这三大区域加速打造成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和发展引擎,并尽快建成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同城化效应明显,通过城市功能的差异化竞争,形成国内对外对内经济的龙头,国内科技创新驱动的引擎,向中部、东北及西部输出技术和服务。粤港澳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已经成为引领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擎。京津冀也正在蓬勃发展阶段,有望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粤港澳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基本聚集了我国各种新型产业,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深圳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号角下,从加工贸易起步并迅速融入全球化的产业发展浪潮,以先锋城市的担当成就了全球性的创新型城市称号。2019年,在中国迈向新时代和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起航之时,深圳于不惑之年再被赋予国家“先行示范区”的使命,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以成就未来的全球标杆城市,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价值。

       长三角地区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长三角城市群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其特点是高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特别突出。该城市群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南通、盐城、杭州、宁波、嘉兴、绍兴、合肥、马鞍山等,人口已达到1.5亿,上海及其周边的城市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历史传承,其积淀深厚。长三角地区是传统经济重心区域,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从全国整体发展来看,长三角地区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是未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突破口。上海作为长三角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将大力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加速创建“卓越的全球城市”。

       京津冀在这三个区域里虽经济发展相对较弱,但地理位置重要,担负着联结南北协同发展的重任。实际上,京津冀和西部大开发作为一个重点加强的区域,既带有龙头城市群带动的作用,又作为平衡南北差距的战略考量。

       长江经济带以生态保护为本底,侧重生态环境保护,“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其首要任务。长江经济带辐射范围囊括上游的成渝城市群、中游的武汉城市群和下游的长三角城市群,有利于塑造长江地区区域发展东西双向、陆海统筹的新格局。

       今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将为西北、东北的发展,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提供新机遇,而海上丝绸之路将为东部沿海等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良好平台,有利于形成内外联动、全面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长三角区域发展相关建议

       身处上海,尤为关注长三角一体化的动向!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离“世界级”还有不小的差距。眼下,新一轮产业链重构、全球产业变局的窗口期正在到来,如何打造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工程,三省一市要抓住当前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战略机遇期,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做好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进一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和完善产业布局,共建共享创新生态,促进各类要素更加自由流动,协调区域内产业行动“步调”,大力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和深度合作。

       二是优化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国家有关部委和沪苏浙皖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依托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等议事协调机构,加强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工作互动和交流合作,消除行政壁垒,研究解决合作共建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在细化深化长三角发展规划中,要通过出台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指导目录等举措,从政策协同、服务协同、市场协同等方面发挥好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等多元化主体作用,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合力,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特色产业协作共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环境治理联防联控,民生工程共建共享。

       三是“挂图施工”。长三角一体化要有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地图”,要集各地之所长,分工互补,形成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位。产业地图要重点体现区域内产业的布局、企业的集聚、要素的汇聚。通过引导跨区域产业协同、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形成一批“各具特色、有序竞争、差异化”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四是加强协同。区域间的竞争,不再是企业间的“单打独斗”,而是产业链条间的组团打拼和集团作战。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应当充分发挥区域内科技资源多、创新能力强、产业结构互补性好的优势,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使得产业链能够以最经济和最有效率的方式运行。长三角地区中上海的研发能力、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均在全国领先,苏浙皖在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方面的竞争力在全国也首屈一指。此外,长三角地区还是国际化的港口性集群,无论是产业集群,还是城市集群,优势十分明显。要充分发挥好这些难得的独特优势,激活产业协同的内生动力,并在加强横向产业布局协同的同时,强化纵向产业链之间的协作。

       五是交通先行、轨道驱动。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考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及交通运输部公开发行《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从海、陆、空全域做出详细规划。规划至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铁路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00公里/万平方公里,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全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形成“1小时城轨交通圈”。轨道交通建设,将促进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产业链条实现深度融合。同时,围绕轨道交通节点以“TOD+”理念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和城市经营,将驱动TOD优质生活圈和“TOD+”产业生态圈快速形成。

       在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战略窗口期,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不但能提升区域整体的经济社会质量,更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