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城市论坛

陶希东: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以极端高温天气为例

     点击数:7214 字号:

文/陶希东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伴随全球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等因素影响,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暖,这使得暴雨、飓风、洪水、高温、干旱、严寒等极端天气灾害成为一种常态化风险。其中,不断恶化的极端炎热天气,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健康威胁之一,尤其今年夏天,我国大面积地区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全球60多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给人们生命健康、经济正常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也直接考验着国家和城市适应极端天气灾害的韧性治理能力。因此,理性分析极端高温天气的城市化生成机理,分析国内外城市气候韧性治理的共性问题,进而提出我国应对极端高温的韧性城市策略,对新征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高温灾害的频发

(一)全球气候变暖成为气候变化的主导趋势

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笼统性的概念,更是一个涉及天体系统相关关系的复杂问题,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根据有关气候变化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洋温度都不断上升,全球变暖是当今气候变化的主导趋势。如2021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指出,全球表面温度升温速率(近50年)为过去2000年中最快。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高出约1.5℃,除非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否则21世纪升温幅度将超过1.5—2℃。人类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将在大气中留存数十年,因此气候变暖暂时不会消退。

(二)全球气候变暖将加剧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极端高温风险不断上升

实际上,包括极端高温在内的极端天气,其核心诱发机制是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气候持续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冻土融化、海岸变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后果,使整个大气系统发生异常或扰动,在局部地区形成极端高温、城市热浪、特大暴雨、超强飓风、长期干旱等极端天气。但因人类活动强度的差异,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之间呈现干、湿、风、雪、冰不同组合的变化,甚至有些地方面临极端高温干旱、极端热带气旋、重大流行病等复合型极端威胁。这充分提醒人类已经到了必须采取行动遏制气候变坏、加快建设韧性城市的紧迫时刻。

二、全球“城市热浪”的生成机制及其危害

作为人类活动高度聚集、经济要素高度集聚的特殊场域,城市的特殊地理区位和结构特征,使得其对气候变化冲击表现出更大的脆弱性、敏感性,一旦发生极端天气,往往会给生命健康和财产带来损失。有研究表明,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对城市沿海地区构成了严重威胁。极端高温正在成为全球城市极具危险性的风险挑战。

(一)城市热浪的内外部引发机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尤其是特大超大城市更容易面临来自极端高温的威胁,这是内外部双向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外部而言,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是城市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城市作为全球气候环境的直接暴露者,自然无法避免接受来自全球持续升温的影响。

从内部而言,城市热岛效应是其极端高温的内在推手。城市特有的热岛效应,即随着城市“矿化”程度的提高,植被绿化越来越少,透水路面越来越少,人为活动逐渐增加,城市地区产生更多废热;城市沥青、建筑和高速公路,吸收太阳能量后辐射更多热量,导致城市的温度通常要比周围农村地区白天温度高出约4℃,夜间温度高出约2.5℃。城镇化率的增长预计在某些情况下会使热浪的发生更为频繁。

(二)极端高温对城市的主要危害

极端高温给城市人民生命健康带来危害。尤其是当温度上升到危险程度时,会直接威胁户外普通劳动者(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员、农民、学生、建筑工人、消防员等)以及居住生活条件较差(家中缺乏空调等制冷设施)、身体状况欠佳(带病的老年人)、生存境况艰难(无家可归者)等困难群体的生命健康。如1995年美国芝加哥的热浪造成700人死亡;2003年欧洲热浪中,超过7万人死亡。今年7月1日至26日,西班牙极端高温天气导致1913人死亡,其中64%的人年龄在85岁以上,约23%的人年龄在75—84岁之间。

与此同时,极端高温还会引发农业危机、城市设施故障、水资源危机、电力供给短缺、劳动效率下降、火灾蔓延、污染增加等生产力损失,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生存发展的脆弱性和危险性。如今年夏天,欧洲出现的极端高温和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导致莱茵河、多瑙河正在变得干涸,对沿线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威胁。有些城市因水源供给困难,出现限制正常用水的法律禁令。由于现在世界超过半数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50年,预计会有超过6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因此城市极端炎热天气增加可能让数十亿人面临风险。

三、城市应对极端天气面临的治理短板

(一)地方政府和市民群体对极端天气的危机意识欠缺

极端天气虽然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威胁和挑战,但因气候变化的缓慢性以及极端天气发生的偶然性、空间差异性,导致许多城市或地区的人们,对极端天气尤其是极端高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甚至一些从没经历过极端天气事件的地方或城市的人们认为高温不是个问题。同时,在现有的城市治理体系中,政府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体系建设不健全,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重新评估包括极端高温在内的极端天气灾害类型,优化完善政府韧性治理结构体系,尤为关键。

(二)部分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对极端天气冲击的抵御力有限

韧性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提高应对极端天气危机能力的首要防线。但事实表明,特大超大城市往往面临着能源运输、桥梁隧道、地下管网、防洪排污等基础设施年代久远、标准偏低、超负荷运转等问题,当出现极端暴雨、高温、飓风时,缺乏应对极端炎热的基础设施的城市将变得更加脆弱,可能会导致危险事件因重叠而加剧,如先风暴停电,然后发生热浪。

(三)高效、公平、敏捷的韧性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大多城市缺乏专门应对极端天气的总体性韧性发展规划,“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现象依旧存在,危机应对的整体性治理能力不足。对极端天气的数字化监控监测、精准预防、快速反应能力不够,基于社区的城市内涝地图、城市高温地图不够清晰,防范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对于困难群体、老旧小区、城中村、边缘社区等特殊人群及集中空间的关注度不够。极端天气给上述空间及人群带来的损伤,充分暴露了城市治理面临着健康、机会、发展等社会不公平的挑战,这一问题在西方城市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少数种族型社区及民众往往承受着极端天气更严重的损失。

四、统筹推进应对极端天气韧性城市的建设策略

极端天气是全球性风险,但因地因城因时有所差异,不同极端天气事件导致国内外不同城市的损害程度不尽一致,韧性建设路径也就存在差异。就我国而言,要充分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韧性城市”战略,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统筹采取以下建设方略:

(一)建立健全韧性城市规划体系

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因时因地因城因人制宜,建立健全有战略性、针对性、指导性的韧性城市规划体系。既要编制总体性韧性战略规划,又要制定针对不同类型极端天气的专项韧性规划和城市特殊空间的韧性详细规划等,制作清晰的社区高温灾害地图、城市内涝脆弱地图等。在规划内容上,南方沿海发达城市应该更加侧重极端暴雨、极端高温、超强台风,北方内陆城市可更侧重极端高温、极端寒冷、极端暴雨、极端暴雪等灾害的防范。以规划为引领,扎实落实,有的放矢。

(二)全面实施城市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

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抵御力,对防洪设施、排涝排污、老旧小区建筑、能源网管、桥梁隧道、高空设施等,由城市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出力,有序推行适应性更新改造,尤其要扩大防热、防寒防冻等现代建筑材料的应用,共同构筑坚实的“铜墙铁壁”,提高城市对极端天气的抵御能力。

(三)实施更加公平包容的城市防灾救灾政策,提高脆弱人群及生存空间的防灾抗灾能力

针对户外作业者、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失业者,城中村、老旧小区、边缘社区等特殊群体和城市空间,实施倾斜性的资源配置模式,配置防范极端天气灾害的必要性设施,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提升困难个体或家庭、弱势空间的韧性能力。

(四)因城制宜、因灾制宜,做好充分的应急储备和保障

如围绕极端高温、极端严寒天气,要注重做好农业生活物资储备、生活生产水源供给、灵活高效的电力储备、快速高效的消防救援等保障,确保人民群众、经济生产平稳度过极端危机时刻。围绕超强台风、超强暴雨等急性冲击,要做好群众安置空间、应急交通、应急网络通讯等保障,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五)更新优化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路

努力打造亲自然城市、生物城市。城市规划要充分遵循地理地形条件,符合科学规律,适度留白,增加绿地面积,增加透水路面,加大屋顶绿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城市水道畅通、保持气候通道畅通,积极打造公园城市、亲自然城市、生物城市,以强大的自然力防范消解包括极端高温在内的极端天气灾害的发生及其带来的危害。

(六)开展适应极端天气灾害的认知宣教

就极端高温而言,家庭既是极端高温灾害的受害者,也是预防减缓高温挑战的重要行动者。让城市居民从实际出发,掌握预防高温的必要知识和生活方式,是提高城市极端高温韧性的必要条件。城市政府要发挥气象、医疗、心理等部门专业优势,制定专门应对极端高温的宣教材料,借助报纸、网络等手段,向全体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家庭、儿童家庭、低收入家庭等)大力宣传普及在没有空调情况下如何实施物理降温、识别热射病症状、优化饮食结构(及时合理补水)、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优化生活习惯、安全用电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以强大的社会韧性提高人们应对极端高温的能力和水平。

(来源:中国国情国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