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城市论坛

丁 年 等:关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点击数:4584 字号:

文/丁 年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深规院市政院院长;刘应明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深规院副总工程师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韧性不足,体系化水平、运行效率不高的现状,本文从基础设施的机制化、体系化、协同化、先进化四方面,提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机制化建设

强化顶层统筹力度,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基础设施体制机制,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由条块到系统、从政府到市场、从环节到全生命周期”的转型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与时俱进,以规划为引领,明确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体系的子系统,需要融入“生态、韧性、集约、智慧”等理念,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研究方式、技术手段、管控形式、规划实施等,形成先进理念下动态的基础设施“规划一张图”。

二是构建低碳生态机制。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构建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与实施机制,开展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污水资源化利用、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应用等,持续推进低碳生态型市政技术应用,促进传统市政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三是提升韧性安全机制。在韧性城市理念下,更多地关注市政基础设施、人及生态自然的系统整体性。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趋于多样性、冗余性、灵活性、模块性和创新性、小规模和分散。例如城市水系统的韧性提升,强调以水为核心对象,全过程统筹城市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构建不同系统的协作机制,实现城市韧性的最优组合。在城市废弃物利用中,强调废弃物多样化利用,减少废弃物产生,建设“无废城市”。

二、体系化建设

充分认识城市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增强跨区域基础设施的连接性和贯通性,落实“全域统筹—区域联动—系统谋划”的建设思路,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

一是加强全域统筹。坚持整体与局部相协调,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全域建设。以深圳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为例,自获批海绵城市国家试点城市以来,深圳市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城市转型切入点,全市同步“统筹实施”,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动员和方法变革,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要求,以法规和标准的形式,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建立了“部门协同、规划引领、项目管控、行业监管、社会参与”的全域系统化推进长效实施机制。

二是加强区域联动。基础设施系统性建设多面临跨街道、跨行政区甚至跨地级市的问题,在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要加强区域统筹协调和优化运营管理。以粤港澳大湾区的消防设施建设为例,在大湾区消防体系建设中,强化了深圳与港澳间区域联动,通过深度合作、主动参与,结合消防制度创新、装备物资储备共享、区域消防救援协作等,构建了切实可行的消防应急救援机制。

三是加强系统谋划。目前部分城市以行政辖区为界制订基础设施系统规划和建设计划,由于区域现状和发展特点存在差异,同一个市政供应系统可能制定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和管控措施,在规划中要突破行政管理辖区的局限,制订并落实统一的“规划—建设—管控”方案,实现基础设施区域系统化发展目标。

三、协同化建设

关注城市基础设施优化与协同配置,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空间集约节约,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打造安全可靠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一是打破专业壁垒,推进协调共建。随着国内各超大、特大城市建设用地逐步向存量用地为主转变,各类新增、扩建的市政设施面临选址困难,同时市政设施,尤其是变电站、垃圾转运站等厌恶型设施难以落地,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市政负荷需求。可根据国内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及规划,按照市政综合园、市政综合群、市政混合设施、市政综合廊道四种模式进行整合,实行组团建设,以实施市政设施集约化利用,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市政综合园”适用于土地资源较宽松,地形平整,有多种市政、交通需求的地块,特别是新建开发区域。“市政综合体”适用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限,各种市政功能需求多而用地紧张的城市区域,多在城市人流密集区、负荷中心区布置。“市政混合用地”是将市政设施与交通、公园绿地、公共建筑等联合建设。“市政综合廊道”则利用现有市政、交通廊道,避免开辟新的廊道,避免影响沿线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利用城市道路空间结合综合管廊建设形式、结合城市水系碧道空间、蓝线空间、生态廊道等方式实现整合。

二是需求牵引供给,基础设施适当超前建设。现阶段很多基础设施仅简单地满足自身基本需求,没有为未来的行业发展提出更加具象化的应对策略。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与应用创新互为条件。一方面,鼓励用户积极参与,提出基础设施需求,面向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另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用户采纳基础设施服务,在使用中促进迭代升级。

三是能力协同演进,实现基础设施自我蝶变。首先,由“刚性型”向“韧性型”转变。常规市政规划易形成大设施、大管网的布局,造成市政系统刚性过大、建设不经济等问题。通过提高系统冗余性、多样性、稳健性等落实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其次,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采用常规技术手段难免出现“大管径、高投资、实施难”等问题,给水、防洪排涝、燃气、竖向、消防等专业可使用模型评估,统筹多专业设计方案,提高规划精准性和可行性。最后,由“灰色型”向“绿色型”转变。将基于自然的绿色基础设施纳入城市规划中,通过蓝线管控严控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坚守生态保护底线。

四、先进化建设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利用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一是加强新技术研究应用。岩洞空间开发利用技术:提早对城市岩洞空间进行功能用地划分研究。加强岩洞空间的复合利用,考虑将岩洞开发利用与市政、人防工程或其他工程相结合,为城市创造更大土地价值。新型缆线管廊技术:新型缆线管廊具有投资少、工期短、适应性强、维护简便等优点。研究新型缆线管廊技术应用,将有效促进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理性化、科学化、小型化和减量化发展。多媒体通信系统技术:基于物联网终端的多媒体通信应用场景逐渐增多,终端形态日益泛化、通信技术日益演进,如亲情沟通、全屋智能、智慧社区等基于物联网终端的多媒体通信应用场景。加强多媒体通信系统技术的应用研究,将为未来社会的无障碍通信奠定坚实基础。真空垃圾收集系统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先进且成熟的收运技术,集生活垃圾的前端分类、收集与运输于一体,可以促进垃圾分类和提升城市垃圾处理水平,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及城市CBD地区。从长期运营角度来看,其经济效益与传统收运模式相当,可作为传统垃圾收运模式的补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技术:机动车能源供给方式正在转变,充电设施建设也向系统化、网络化发展,形成以电力为核心的新型机动车动力供应系统,应以时间为主线制定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策略,自上而下,以时序引导空间布局。

二是新技术赋能,推进新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加强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提高基础设施效能和公共服务效率,提升基础设施网络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由于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功能单一的基础设施信息系统正演变成融合信息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化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要求基础设施提供数字化支撑能力,必须要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并加快演进升级、适度超前建设。

三是智慧化转型,建设基础设施绿色智慧体系。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形成绿色智能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以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为主要手段,推动过去单纯强调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向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实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率先应用。

(来源:《建设智库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