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城市论坛

刘远立:健康中国建设与健康产业

     点击数:75 字号:

文/刘远立 国务院参事,国家特聘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向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博士后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展健康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中国式现代化为健康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政策支持,通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优化健康服务供给等措施,增加了全社会对健康服务和产品的需求。健康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两者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

   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理念,从2016年10月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健康中国战略完成了从规划到行动、从重大项目到系统工程的转变。健康中国战略是规划蓝图,而健康中国建设则是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到目前为止,相关政策和实施过程的迭代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提出核心目标,这是2016年10月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主要目的;第二个阶段是制订重点行动,体现在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成立健康中国推进委员会,出台《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第三个阶段是聚焦系统工程。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健康中国,“十四五”期间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点是医疗、医保、主动健康这三大体系建设。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健康的主要决定因素组织多部门协同发力,具体体现在五项重点任务的内涵和外延上:(1)普及健康生活,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2)优化健康服务,包括: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3)完善健康保障,包括: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4)建设健康环境,包括: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5)发展健康产业,包括: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促进医药产业发展。

健康中国建设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健康中国战略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宏观指导,而健康中国建设则是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公平、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的美好愿景。

健康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产品的总需求急剧增加。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

2019年3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颁发的《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给健康产业的定义是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将健康产业范围确定为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健康人才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促进服务,健康保障与金融服务,智慧健康技术服务,药品及其他健康产品流通服务,其他与健康相关服务,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健康用品、器材与智能设备制造,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和采集等13个大类。

健康产业的经济学内涵

健康产业的经济学内涵在于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预防保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还提升了国民健康水平和社会福祉。涵盖了疾病经济、健康经济和健康附加值等多个方面。

首先,疾病经济关注的是疾病对经济的影响。它包括直接成本(如医疗费用、药品费用等)和间接成本(如因病缺勤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这些成本。例如,疫苗接种和早期筛查不仅能减少慢性病的发生率,还能降低未来的医疗支出,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其次,健康经济强调健康对经济的正面贡献。健康的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基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和工作效率,还能减少劳动者因病缺勤的时间,提升整体生产力。此外,良好的公共健康环境有助于吸引人才和企业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健康附加值是指健康产业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产品为社会和个人带来的额外价值。这不仅体现在直接的医疗服务上,还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领域。健康附加值提升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减少了疾病带来的生产力损失,改善了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并推动了创新和技术进步,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远程医疗、智能健康设备等。

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以及食品安全医患矛盾和水资源污染等社会性问题被普遍关注,我国各地政府和产业界也越来越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开始普及,促使以往以治病为中心逐渐向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卫健委、药监局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规范、支持、规划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政策,促进了健康产业多元发展。

国发4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开启中国健康产业的“掘金”时代。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定下明确目标: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到2030年达16万亿。在国家政策下,健康产业即将迎来巨大红利。民众不断增强的自我健康意识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也预示着我国健康产业时代来临。适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动能开始进入传统动力衰减和新动力培育的接续阶段,健康产业具有覆盖范围广、产业链长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多个行业的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阶段。从国外健康产业的发展来看,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而在我国,尽管健康产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但是健康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只有4%~5%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此外,在产业结构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较全面均衡的产业细分,而我国健康产业细分严重失衡,除医疗及医疗用品外,其他细分产业尚处于开发初期,巨大潜力尚待全面发掘。

健康产业与健康中国建设密不可分

健康产业作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力量,不仅关系到国民健康的提升,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引领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不仅强调了对健康问题的全面应对,还明确了健康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方向,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必然带来健康服务和健康产品需求的大幅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健康消费能力的提升,健康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其次,健康中国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创新支持等,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最后,健康中国建设强调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设施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健康产业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发展健康产业的几点建议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健康产业作为推动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其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政府应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健康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来说,可以出台更多针对健康产业的支持性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此外,还需要强化对健康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例如,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健康产业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2.加快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也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提供了关键动力和战略抓手。新质生产力具有技术上的突破性、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性、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刻性。

新质生产力对于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用创新撬动行业发展的内核,通过实现技术突破、生产要素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集合发力,为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清晰目标、可行路径。健康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高度依赖技术创新的领域,在新时代具有广泛的大众需求,具有持续的发展空间。

首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研发力度,推动精准医疗、远程医疗和智能健康设备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促进数据共享与应用。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患者信息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支持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升诊疗水平。

最后,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转化平台建设,加快实验室成果向市场的转化速度,缩短新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时间差,使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能够迅速惠及民众。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健康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则较为滞后。为了缩小这种差距,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在资金分配、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二是鼓励东部地区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建厂或设立分支机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三是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组织跨区域的合作项目,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例如,建立东西部健康产业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享经验做法。

4.提升服务质量和监管水平

健康产业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各企业应不断改进管理流程和服务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政府要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制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此外,还应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由独立机构对企业进行评估打分,向社会公布结果,增强消费者信任感。例如,引入国际标准认证体系,推动国内健康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5.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产业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健康知识,倡导文明、科学、绿色的生活理念,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健康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服务。例如,推出线上健康咨询服务,帮助用户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计划。

综上,健康产业作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重要支撑,其健康发展对于改善国民健康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和不足,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等手段,不断优化健康产业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