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城市论坛

彭星莉 等:重庆市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研究

     点击数:136 字号:

文/彭星莉 张明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战略举措。为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双向互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总要求。会上强调“要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这是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互动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创新。本研究将以重庆市为例,探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路径。

一、重庆市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现状

(一)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衡量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指标包括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等方面。因此本部分将从城镇化率、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三个方面来衡量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1.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城镇化率是其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截至2023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3191.4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287.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1.7%,比2022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11—2023年保持逐年提升的趋势,并且2023年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16%。这一系列数据表明重庆市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上成效显著。

重庆1.png

2.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重庆市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第一项任务就是健全城市基础便民服务设施。根据2018—2022年《重庆统计年鉴》公布的项目分类,将从用水、燃气、道路等基础服务普及率来反映这五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从表1可以看出:首先,用水和燃气普及率有所提升,保持在98%的水平左右;其次,2022年重庆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6.08平方米。参照国际现代化城市12平方米的标准,说明重庆市道路供应较为充足,交通拥堵问题相对较小;最后,居民生活便利离不开交通设施的普及,5年间公共汽车、轻轨等公共交通设施的数量都有所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出行效率(见表1)。

重庆2.png

3.城市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坚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生活。因此,重庆市在环保方面大力投资,2022年重庆市环保投资奖金达1100亿元,相比2021年增长了15%(见表2)。从不同污染类型来看:首先,污水处理率一直保持增长,2022年处理率达到了98.26%;其次,城市环境噪声维持在52.5分贝左右,符合居住性区域的噪声标准;最后,2022年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达到了二类区浓度标准。

重庆3.png

(二)重庆市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本部分将从农村产业、农村生态以及农村生活三个层面总结重庆市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效。

1.农村产业发展情况。农村产业多以农林牧渔业为主,农林牧渔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整理《重庆统计年鉴》数据可知:重庆市在2014—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22年重庆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为104.6,比上年增长4.6%。其中,全年粮食总产量1095.90万吨,比上年增长2.1%;猪牛羊禽肉产量212.22万吨,比上年增长5.1%;水产品产量58.89万吨,比上年增长4.0%。

2.农村环境发展情况。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是农村发展的一大要点,与中国特色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一方面,重庆市通过建公路、供水和建厕所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截至2023年,重庆市农村等级公路比例达到94.6%,路面铺装率达到82.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6%。另一方面,重庆市通过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来改善乡村环境。截至2022年,农用化肥施用量为88.76万吨,实现连续7年递减;农药使用量为1.60万吨,实现连续12年递减。同时据2023年重庆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全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63.03%、处置率100%。

3.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2014年到2022年重庆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由2014年的9490元增加至2022年的19313元;同时,2014年到2022年重庆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14年的7983元增加至2022年的16727元。且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超过80%。此外,除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上升以外,从2014年到2022年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大体上有所提高。

二、重庆市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存在的问题

重庆市目前在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两者统筹发展的角度,也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更好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优化城乡区域布局,才能实现城乡区域良性互动。

(一)乡村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潜能和主体活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然而重庆市乡村发展的要素和主体潜力需进一步激活。一是农村地区科技助力仍存在动力不足问题。比如,2023年重庆市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2%,低于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3.11%。虽然这一差距可能是由于重庆市属于丘陵山区,耕种难度较大。但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基础农机推广机构和团队的短缺仍大大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二是民营企业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资金短缺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许多企业的基础金融产品存在低可得性、贴(免)息和保险范围窄等问题。同时,涉农产业利润达不到预期,营业成本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三是重庆市已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信号全覆盖,5G网络乡镇到达率达100%,但涉农数据资源共享仍需进一步推进。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来看,农民作为最大受益群体,在其对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网站的使用上还需进一步发力。

(二)各区县城镇化水平存在差距

两者协调发展的前提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一致且相互促进。从上文中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指数上看,2022年新型城镇化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根据2023年《重庆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中心城区的城镇化率达到90%,而一些区县的城镇化水平只接近40%,其中中心城区对渝东北三峡库区等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还需加强。另外,由于不同区县之间新型城镇化水平不同,其和乡村振兴统筹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也有所不同。比如重庆中心城区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方面的改善还有所不足;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区县城镇化进程相对较慢,一些农村人口较多的区县在乡村振兴方面存在农村居民收入较低等困境。

(三)城乡要素流动较偏单向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重庆市各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偏单向,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项生产要素从乡村流向城镇。比如重庆市常住人口不断增加,但农村常住人口的下降率高于全市的常住人口增长率。从而会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大量涌入城镇的居民会面临工作和住房问题。农民工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处于“半游离”状态,比如在劳动力市场和住房市场的社会排斥。与城市市民相比,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大多处于次属劳动力市场。其次,劳动力要素单向流动,也加重农村住房资源的浪费。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从2010年986平方公里不断增加到2022年的1698平方公里,其间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而农用土地不断减少,闲置房屋等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最后,重庆市新型城镇化指数高于农业生态环境效率指数,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滞后型,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相对忽略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统筹重庆市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对策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都是促进城乡发展,两者应当相辅相成。推进新型城镇化会为乡村发展带来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从而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步伐;反之,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成效也将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乡村要素量质齐升

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利用新技术盘活农村资源。借用农业科技推广,鼓励农村成员在国家相关要求下合理利用其拥有的土地和房屋,增加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第二,鼓励重庆市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其关键在于优化政策引导机制,实行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来降低营业成本。针对特定产业,还可以进行专项资金支持和技能培训。第三,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市具有相应的农业信息技术推广网,应大力普及推广网的使用,提升用户量。同时提高农村网络的覆盖广度,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信息交换和共享。

(二)依托新型工业化、壮大统筹发展的产业基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现阶段,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之间的协调程度逐年提高,新型工业化处于优势地位且有持续性。只有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才能为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产业基础。首先,继续聚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比如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发展汽车软件等关键配套环节,优化汽车充电等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其次,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力量建立包括前沿新材料、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大对关键技术领域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根据重庆市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主导方向。最后,实现新型工业化离不开科技创新人才。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更多科技人才,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一方面,给予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政策;另一方面,建立高效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自由流动。

(三)打破城乡壁垒、鼓励要素双向流动

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途径之一,要想打破城乡壁垒,就必须在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上下功夫。第一,推动劳动力要素双向流动。一方面,对于进城务工人员,要完善流动人口落户政策,推进农民市民化;通过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在租赁性住房、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以及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解决农村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就业渠道,吸引人才到农村去。比如加强对农民工创业的资金扶持,提供场地、培训等方面的服务;通过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志愿服务计划、三支一扶等专项计划鼓励毕业生返乡,服务于乡村的发展。第二,依托数字普惠金融提供金融服务,促进金融资源反哺农村。一方面,推出合理定价、符合重庆农村农业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比如,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设备融资租赁、农产品销售融资等。在区县分支机构采用“乡村行”等方式,结合区县农产品特色,发展针对特色农产品的金融信贷产品。另一方面,除了金融产品,还应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比如,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等网点,并将金融资源、人员向县域分支机构网点倾斜。

来源:《中国国情国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