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市长声音

庄荣良 高标准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护航高质量发展

     点击数:5906 字号:

文 / 庄荣良   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地、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20世纪80年代在厦门工作期间,主持编制了我国地方政府首个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海港风景城市”;亲自牵头启动筼筜湖综合治理,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亲自推动刹住乱砍、滥伐、乱采不正之风,到福建省政府工作后再次强调“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并要求厦门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这些极富科学性、前瞻性的理念和实践,为厦门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为抓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特别是将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写入市委全会决定,在全省率先印发《厦门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道路。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两年平均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空气、水、声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厦门“三线一单”空间管控系统织就“生态绿网”》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三线一单”落地应用案例进行推广。

严格“三线一单”工作标准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以更高标准编制实施“三线一单”,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划定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在依法确定30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8%)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定981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7.7%)生态控制线,并通过特区法规对生态控制线进行固化,框定城市开发边界,构建“一屏一湾十廊”全域生态格局。

二是锚定更高标准的环境质量目标。高标准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设定六大类22项指标,深入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更高水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

三是框定更加集约的资源利用上线。围绕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立健全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海洋等资源总量约束机制,城市开发边界控制在734平方公里以内,大陆自然海岸线保有率达20%,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水耗控制在11立方米/万元以内、土地消耗控制在3.3平方米/万元以内。

四是制定更加精确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衔接区域发展战略和生态功能定位,梳理全市66个规划环评成果,将全市域划定为128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管控43个、重点管控79个、一般管控6个。率先出台准入清单,在2019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实施《厦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明确每个单元和437个行业管控细则,推动“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落地实施。

深化“三线一单”管控应用

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将“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整体融入全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重大政策,全方位推进落地应用。

一是指导优化空间布局。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保护规划等系列管控要求,深度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在《厦门市工业布局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指引的应用,促进各产业功能区结构、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效率优化。

二是深度参与宏观决策。“三线一单”强力支撑“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战略,对“一岛、一带、多中心”、岛外环湾产业布局提出差异化的分区管控要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支撑。

三是精准服务招商引资。“三线一单”成果全面对接厦门市重点发展产业指导目录,为各区、各开发区产业招商引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保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天马6代、中航锂电、厦门时代等龙头项目快速落地。

提升“三线一单”监管效能

坚持立法先行,深化科技赋能,充分发挥“三线一单”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效能。

一是构建制度化管理体系。修订《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写入地方法规。出台《厦门市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规定》,通过政府规章严格限制与生态保护不相关的开发利用活动。制定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大气、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

二是创新信息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智慧环保”建设领先优势,创新建设“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系统,汇聚207个矢量图层和107713条生态环境准入条件,具有项目准入精确研判、建设项目智能审批、环评文件在线考核、后续监管实时预警等功能,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智慧管理。

三是推进一体化联动监管。推动“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与排污许可、监督监测和执法监管相衔接,组织开展排污许可专项执法行动,创新开展VOCs、扬尘“测管联动”,依法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借力“三线一单”引领改革

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发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源头防控作用,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环评文件“一诺千金”。在全国率先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环评文件结论作为项目开工依据,压实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主体责任,涵盖30类报告书、108类报告表项目,累计1735个建设项目获益,节约审批时间超5.2万个工作日,积极助力全市大招商、招大商和重大片区开发建设。

二是区域评估“一本共享”。在翔安南部新城、两岸金融中心等9个片区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统一评估、成果共享,覆盖国土面积近60平方公里,超过300个项目实现环评豁免。

三是环评审批“一评多效”。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整合融合优化,实施环评与入河入海排污口审批融合改革,一次论证、多效并行,百利龙程海洋产业项目等多个项目获益。

四是排污许可“一证管理”。在湖里区实施环评审批、排污权、排污许可“三证合一”改革试点,建设单位通过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系统自主研判准入后,即可直接申领排污许可证,厦门太古起落架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等多个项目获益。

新起点上,厦门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应用创新,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厦门路径,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绿色根基。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