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正: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点击数:5655 字号:小 中 大
文 /龚 正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海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线,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放在”,以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的姿态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担负历史使命,持续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四大功能”,先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规律,生动演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更应该有大作为。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以赴促创新、调结构、稳增长,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向好的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1—10月,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3.9%,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7%,体现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进是大势、稳是大局,必须统筹兼顾好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精准把握着力点,在攻坚克难中更好地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紧扣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以更大力度抓好在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更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力争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切实把经济发展更多地转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上来。
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在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上下功夫。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建设5G、千兆光网、IPv6、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数字赋能、减碳降耗,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加快在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等领域打造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在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民用航空等领域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围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积极探索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产业和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未来产业的发展路径,着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和技术堵点,努力在若干细分领域率先确立竞争优势。
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持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打造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科创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点合作事项落地,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全力落实交通、能源、数字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更好地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城市空间格局优化,促进资源要素科学配置,着力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发力的发展态势。推动主城区高能级要素集聚,持续强化中心辐射功能。推动五个新城建设,持续强化功能导入,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推动南北转型,持续强化宝山吴淞、金山滨海等重点转型区域品质开发。加快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持续彰显超大城市乡村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价值。
聚力当好全国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勇当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探新路,是新征程上上海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今年以来,我们全力推进浦东引领区建设,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各类开放平台的功能作用,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改革开放红利稳定释放。1—10月,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9%,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07.7亿美元,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55家和26家,累计分别达到946家和557家,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签约落地。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开放是上海的最大优势,必须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紧扣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更加主动地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全面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强化党中央赋予上海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政策举措的协同联动、系统集成,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继续发挥上海市场体系完善的优势,着力推动金融等各类要素市场做大做强,高效配置人才、数据、技术等关键战略要素,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国内经济循环更加畅通。
切实让各类经营主体有更大发展信心和空间。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推动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局面。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支持国资国企持续深耕主业,优化战略布局。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国有企业供应链、重要应用场景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面落实国家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创新总部经济促进政策,持续建设新时代外商投资和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
深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世界银行新的评估体系为牵引,深化对标改革,力争在劳动就业、市场竞争等重点领域实现更大突破。深化市场化改革,着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强制度供给,创新监管方式,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实施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强化政企沟通交流等机制,最大程度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聚力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上展现新作为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也是上海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启动新一轮19项民心工程建设,推进十方面3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进一步成为现实。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上海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更加自觉地践行人民至上,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确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紧扣多层次、多样化民生需求,着力解决好就业安居、养老托幼、教育医疗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特别是要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速“两旧一村”改造,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加快探索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
深化超大城市治理创新。牢牢把握城市生命体、有机体特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以治理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特别是要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不断迭代升级,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努力让城市变得更加智慧。
坚决守牢城市安全底线。坚持预防为先,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预案体系,打造平急两用型基础设施,持续提高供水排水、燃气热力、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等市政设施安全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着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把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聚力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境界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上海作为文化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要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高标准建设世博文化公园、上海博物馆东馆等重大文化设施,成功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书展等重大文旅活动,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提升城市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上海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更好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互促、相得益彰。关键是要坚持“两个结合”,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上海凝练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城市品格,持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盘活用好宝贵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时尚文化资源。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推进长江口二号古船等重大考古项目,深化国家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等试点,加强对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努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繁荣文化事业产业。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继续规划建设一批重大文化新地标。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文艺再攀高峰”工程,持续打响“演艺大世界”、国际艺术品交易等文创品牌,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打造近悦远来的“文化会客厅”和“旅游首选地”。
深化文化交流交往。以建设文化交流中心为目标,以增强文化要素资源配置能力为重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上海精彩,更好发挥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打响各大节展赛事品牌,集聚世界一流的文创企业、文化机构、文艺人才,着力形成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上海城市形象名片。
聚力打造超大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样本
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上海人多地少、经济密度高、自然禀赋不足,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率先走出一条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意义尤为重大。今年以来,我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升级版,深入建设“一江一河一带”,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持续拓展。1—10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87.5%,新增公园108座、累计778座,绿色低碳正在成为生活新时尚、城市新风尚。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根基,超大城市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把上海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力度,深化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更高的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启动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深化雨污混接整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公园城市,深入实施“千座公园”计划,持续推动绿色空间扩容、开放、融合、共享,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将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个重大关系”,进一步瞄准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强化系统观念,发扬斗争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心和决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的重大战略、交办的重大任务、提出的重要要求,持之以恒地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奋力开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