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市长声音

王剑锋: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 高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点击数:1138 字号:

 文/王剑锋 徐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建设“无废城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徐州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始终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决策部署,以“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提升“无废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高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系统谋划,持续完善“无废城市”治理体系

突出绿色引领。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建设“无废城市”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抓手,既系统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突出问题,又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徐州树牢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的具体实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新老产业接续发展、工矿废弃地综合利用、城市生态修复,努力实现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

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统筹推进。将“无废城市”建设列入市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及城建重点工程计划,成立实体化运作专班,健全全覆盖责任体系,形成“高位推动、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注重规划引领。构建“1+N”规划体系,高标准编制“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坚持52项目标指标、43个工程项目、45项制度建设同步谋划、一体推进。聚力机制创新。在全国设区市层面率先出台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颁布实施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省内首创“无废细胞”建设评估工作机制,建立从源头到末端的全链条固体废弃物监管机制。

夯实体系支撑。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借助华南环科院等科研机构技术优势,围绕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市政污泥等固废安全处置利用,建立工程机械绿色再制造等34项技术示范、标准和规范,汇集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设计等5个领域共30个典型案例,为建设“无废城市”提供技术支撑。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制定“无废城市”绿色金融实施方案,创新“环保担”“环保贷”等金融产品,提供“一链一策”专项金融服务,逐步形成“融、投、增、还”良性循环,投资无废产业120亿元,相关绿色信贷余额981亿,首创的建设内容、还款来源、增信方式“三统筹”无废城市建设融资模式,获生态环境部典型经验推广。健全智慧监管体系。打造“以智管废”智慧监管平台,完成全市360余个各类系统的实时对接,日更新数据1.8万余条,实现全市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固体废物与医疗废物的全流程数据监管。

注重实效,不断提升固体废物治理能力

全力提升工业固废治理能力。构建“2+3+X”固废资源化处置利用体系。投资55.8亿元,建成2个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大宗工业固废、农林废物和城市矿山等3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培育一批专业工业固废利用、废电池再生和危废处置等固废处置利用产业项目,建成一批大宗工业固废协同处置示范项目,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达1400万吨/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8%。强化科技赋能。推广再制造产品、精细化利用技术,工程机械推出6类定制化再制造产品,汽车电子报废碳刷组件实现100%精细化利用,国内首套钛白酸性废水生产建筑石膏粉项目建成投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效破解大量报废产品危害环境难题。严格危废监管。建成“产—贮—运—处”全流程监管体系,2689家涉废企业全部纳入省固废管理信息系统,145家重点涉废企业视频监控接入监管平台,危废处置能力达37万吨/年、综合利用能力达141万吨/年,基本实现本地化利用处置。

持续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质效。推广“秸秆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探索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燃料化“五化”高值利用新路径,发展种植、养殖、林业、清洁能源等循环经济产业,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提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效率。建成县级收贮中心8个、镇级收贮站125个、村级回收点4550个,年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20吨,无害化处置率100%。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185家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建成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23家,成功研发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新技术,扩大粪污制沼应用范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

积极提升生活固废精细化管理能力。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紧盯法治化治理、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落实“三化目标”,强化社区主动、行业联动、机关带动、学校驱动、志愿推动“五动并举”,因时因地因势精准施策,垃圾分类成效位列住建部专项评估第一档次。加强处置设施建设。建成7座生活垃圾焚烧厂、6座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174座城乡生活垃圾中转站,日处理能力达7950吨,年无害化焚烧处置生活垃圾110万吨,处置餐厨废弃物17万吨,生活垃圾处置实现“零填埋”。完善可回收物利用体系。布设智能收集箱1000余台,覆盖主城区全部人口,实现再生资源回收196万吨。促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100%,装配式建筑占比41%;搭建智慧渣土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实现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全域、全链、全时管理;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9座,年处理能力达1930万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超过70%。

以点带面,推动生产生活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着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聚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集群。做强光伏全产业链、推进煤电能源智慧开发、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培育灰氢制备等未来绿色低碳产业,2023年产值同比增长9.7%,居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之首。推动产业绿色循环化改造。以钢铁、建材、化工、电力等传统高耗能产业绿色化技术改造为重点,多措并举建设绿色制造业体系,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省级绿色工厂48家,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省级绿色园区2个,获评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12家,新增省级绿色矿山2座,4家单位被评为省级绿色矿山典型案例。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率先发布市级新型能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多功能互补国家示范项目和整县市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升至30%,单位GDP能耗下降34.5%,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全面践行低碳生活。打造绿色宜居环境。大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入推进生态运河、绿色矿山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完成31万亩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建设,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城市特征更加鲜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商场和绿色出行活动,培育节约健康的绿色消费理念,餐饮“光盘行动”、机关无纸化办公、服务业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等绿色生活方式,已成为广大市民行动自觉。营造良好“无废”氛围。建成中国“无废城市”文化展示馆、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博览馆等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印发宣传手册、专题培训、新媒体平台宣传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无废城市”宣传教育,在机关、学校、工厂、社区高标准打造2300余家“无废细胞”,让“无废”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无废城市”的良好局面。

来源:《群众》